工商時報【方歆婷╱台北報導】

台股昨(13)日股匯雙漲,外資再反手買超逾56億元。近期多方焦點匯聚低股價、股本小的中小型股,如致伸(4915)、華夏(1305)等50元以下個股,受到外資青睞進駐。投資人可留意個股後市,並進一步運用權證進場布局,擴大槓桿效果。

致伸去年營收643億元,每股盈餘(EPS)4.4元,將配發現金股利2.5元,創重新掛牌來新高,以昨日股價49.35元計算,殖利率達5%。

致伸毛利率持續獲得改善,為法人持續看好長期獲利與股價的重要貸款條件利多,主要歸功於產品組合轉佳。雖然第1季,管理層預估,將因智慧型手機需求疲弱,營收將較去年同期持平至小幅衰退,但全年毛利率可望持續擴張。第2季營收可望重啟動能,主要受惠於雙鏡頭出貨放量所帶動。

目前,市場聚氯乙烯(PVC)需求熱,中國環保標準趨嚴,將帶動乙烯法PVC產品的獲利,華夏可望成為房貸轉貸2017主要受惠者。因印度市場庫存低,在解決新鈔問題之後,印度買方開始補貨,傳統上第2季即為PVC旺季,因此PVC價格在多方利多下,華夏今年上半年的表現值得樂觀期待。

元大證券金融交易部表示,短線操作致伸的權證可注意致伸元大69購01(057434)、致伸永豐69購01(057394),操作華夏之權證可注意華夏元大66購01(053963)、華夏元富6B購01(057687)。權證篩選可使用元大權證網提供簡便的「快搜123」或「進階搜尋」的搜尋工具,幫股票三秒速配權證。





撰文=呂俊儀 圖片來源=stantontcady@Flickr



美國對中國晶矽太陽能產品課徵反補貼與反傾銷稅事件延燒多年,台灣因被視為第三地廠商,同遭課徵反傾銷稅。經過業者多年爭取,3月1日複審初判結果出爐,平均稅率自19.5%大幅降至4.09%,這段期間,不少業者為了出口優勢,被迫採取「南向」政策,佈局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隨台輸美反銷稅率大降,產業佈局板塊,會不會再次轉向,引起市場關注。



美對台太陽能反傾銷稅降只是「短多」



美中貿易大戰開打,美國2011年針對中國太陽能廠進行雙反(反補貼、反傾銷)調查,雖初期裁定沒有涵蓋中國在境外生產或出口的產品;不過2014年,德國太陽能大廠SolarWorld美國子公司指控,中國為規避關稅,把太陽能產線移到台灣,導致台灣業者受到波及。



當時初判結果,台廠遭課徵稅率以茂迪最高,達44.18%,中國銷美太陽能產品則被課徵26.33%到165.04%,震撼太陽能產業。這段期間,業者積極爭取重新調查,2014年12月中,終判裁決,台灣廠商被急需用錢課徵 11.45% 到 27.55% 不等的反傾銷關稅,原初判被課以最高稅率的茂迪,終判反傾銷稅降至11.45%。但始終都還有雙位數稅率。



對這次複審初判結果,市場各有解讀,由於台灣適用稅率大降,從台灣銷往美國的太陽能產品成本將可降低,有利重啟輸美出海口。



不過,集邦科技2日卻針對美國對台太陽能反傾銷出具報告,甚至對結果澆了冷水。認為重審結果,對台灣廠商只是「短多」,未來仍是「長空」。但其中,中美晶因稅率降至3.5%,且是台灣最大局部背鈍化(PERC)產能及模組供應商,將是最大贏家。



只不過,反映在相關太陽能股股價上,中美晶在消息公布後的兩個交易日,股價無聲無息,並未上演慶祝行情。

信用貸款利率最低

太陽能生存關鍵在紅色供應鏈



根據集邦科技論點,就算台廠稅率降,但在這次美國雙反調查過程,就連中國廠商都「南向」佈局,台灣廠商隨這些南向第三地產能開出,在東南亞的出口,不見得佔的到便宜,TrendForce綠能研究(EnergyTrend)研究副理林嫣容分析,過去兩年多數中國一線垂直整合大廠已至東南亞佈局零稅率產能,在第三地多晶產品選擇已多,加上美國大型地面電站平均一般多晶模組價格已降至每瓦0.35-0.37美元,若要與第三地零稅率產能競爭,恐沒有太大優勢。



由於過去太陽能產品跌價幅度可能已經超越這次稅率降幅,新日光也呼應這樣的看法,認為太陽能產業秩序已失衡,中國紅色供應鏈的競爭,才是賺不賺錢的關鍵。



林嫣容建議,台廠早已錯失發展模組品牌良機,未來應該思考讓能獲利的單晶及PERC產能、效率快速發揮,並加強向下游發展的決心,趁稍有喘息機會的時候,嚴防競爭的長空格局。

有信用瑕疵貸款

政府積極推動綠能產業發展,台灣這次反傾銷稅大降,但另一個讓廠商擔心的還有先前佈局的第三地會不會重演台灣調查的命運。工業局表示,「這個事件讓台灣有另一個機會點」,正面看待,但廠商未來投資板塊會不會移動,還是要看整體產業供需問題。



延伸閱讀

■ 川普廢太陽能發電讚啦! 台塑王瑞瑜建議政府參考

信用借貸利率比較


2557952B66E5B32F
arrow
arrow

    cft0214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